港航物流科技专题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港航物流科技专题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14年 4月9日下午交运楼120港口航运物流分析实验室里师生屏声敛息,一场有关港航物流科技的学术报告会正在进行。

这里邀请了物流工程学院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金奖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新加坡新一代集装箱码头设计挑战赛金奖获得者多项专利发明人 宓超老师做现代港口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讲座,宓超老师以全新的视角,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文并茂,声光影视展现了他们团队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智能化港口设计理念、研究成果及其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

第二场学术报告由交通运输学院资深教师胡美芬老师主讲,她从标准与创造发明、学术论文和技术革新等科研成果的区别谈到制订标准的重要性,报告了我国主导的第一个集装箱方面的国际标准《ISO18186:2011 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的制订背景、过程和其中的关键。胡老师因参与制订这项国际标准荣获了“2013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该奖是国家层面设立的最高标准化奖项,是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评价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校首次获得此类奖项,胡老师课题组因此获得上海海事大学2013年度科技大会嘉奖。

精彩报告给参加者许多启发和收获,会上教师和研究生与两位老师就报告内容进行了问题提问和个别交流等多方面的互动和观点分享,取得了良好学术交流的效果。

据悉,以港口航运物流分析实验室为基地的学术团队已经自组织数次学术交流活动,曾经邀请了本校信息工程学院曾连荪教授做“无线接入、定位测控和安全监控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复旦大学宁钟教授的“基于案例推理的供应链突发危机应急处理原型系统研究”;本校物流工程学院金佩卿博士如何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交通运输学院陈扬博士如何做好学术研究工作,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王铁男教授做高水平院校对研究生教学、科研和论文要求等学术讲座。